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快訊]四方報立報又搬家 辦公區僅教室大
【記者潘渝霈/世新報導】隸屬於世新大學的刊物立報及四方報,自民國一○三年六月搬遷至北新路三段225號13樓的聯合辦公室後,近期又傳出將於民國一○四年七月下旬再度搬遷,預計地點為傳播學院地下二樓,原來的教室使用的空間將打通作為辦公區域,目前詳情尚在協商當中。尚有其他隸屬單位也會遷回,本報將繼續追蹤。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學餐賣剉冰疑慮多 表決未通過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口傳畢展音樂會 原住民「文藝復興」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第五屆畢展「吾話不談」的「聽你‧聽我」原住民音樂會,在今(27)晚間七點盛大登場!活動邀請了多個族群的原住民青年們,用他們渾厚嘹亮的嗓音唱出母語歌曲,也訴說那段對「回家」的恐懼與感動。整場活動充滿歡笑與溫馨,在熱情原住民表演者的帶領下,滿場的觀眾一起跳起原住民舞蹈,為這場溫馨歡樂的音樂會畫下完美句點。
活動共邀請了泰雅、卑南、排灣、太魯閣的表演者,在表演每首歌曲前分享他們選歌背後的故事,「尋根」這個具找尋自我認同意涵的詞彙,是每個表演者的共通點。如來自卑南族的表演者Shan hay,為感謝Mumu(祖母)對他的養育,以及懷念與Mumu相處的時光,他自創了「來嘛!Mumu」這首歌曲。Shan hay進一步表示,這首曲子是為了訴說他與奶奶的故事,小時候因為自己調皮搗蛋, Mumu總為他擔心,呵護備至的待他,從不吝嗇付出一個mumu的愛與關懷。但一直以來對族語不熟悉的他,總無法和mumu有更進一步的溝通,直到現在,他終於對族語有越來越多的認識,但Mumu卻已年邁,除了守在電機前,已不再像以往和孫子們互動了。他感嘆自己對族語的認識太晚,想用歌紀念這段往事,盼這首歌能喚起Mumu往日的回憶,期望Mumu可以願意將視線從電視的盒子中移出,像從前一樣地陪伴著孫子。
現場除了能聽見有別於主流音樂的原住民族特色歌曲外,也讓喜愛聽故事的朋友一飽「耳」福,透過真人真事,與原住民真實生活更加接近。在夜晚輕風微醺下,滿場的觀眾於露天的八風舞台席地而坐,在輕柔的音樂下,身心靈也靠得更近。策展方表示,會有這樣的安排,來自跨文化溝通的想法,如現場除漢人、原住民、客家等族群,還有遠從法國而來的朋友,不但與大家一起席地而坐,在活動結束前,更與原民朋友一起熱情跳舞。活動中泰雅族表演者簡淑英也提到,原住民孩子總被當成弱勢,她很後悔沒有跟小孩講方言只講國語,直到小孩自己成立原住民社,積極追尋文化與學習原住民語時,她才意識到,孩子們對於「回家」的熱情,以及傳承傳統文化的渴望,她勉勵孩子們繼續努力,不要因為困難而停止認識自己的文化,更要幫助這個文化在台灣社會中,和諧地傳承。
主辦單位也發給在場每位觀眾一人一張精緻的明信片,讓大家寫下聽完這場音樂會後所獲得的啟發和感動,主辦單位也於活動結束前,將在場每一位觀眾的明信片回收,並於活動結束後,將不同與會者的明信片隨機寄出,讓觀眾們能藉由收到不同與會者所寫的明信片,與同樣與會卻彼此不認識的參與者交流想法,進一步讓「跨文化溝通」這顆小小的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萌芽。在場的觀眾劉同學及寫到聽到原住民尋根的路,以及那段與Mumu的故事,讓她深受感到,由起想起奶奶自小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更有同感,希望以後也能為原住民的文化,再盡一份心力。
此充滿文化交流意涵的音樂會,為口語傳播學系大四學生畢業展覽的一環,由葉蓉慧老師帶領學生共同籌辦,結合過往四年所學知識;透過實際的操作,將理論親身實踐。本次音樂會題材聚焦於原住民文化的分享,此一構想主要來自課程「傳播與文化」與「跨文化溝通」的運用,由課堂知識引領、田野實際操作,使學生體認到不同族裔間彼此尊重的重要性。而音樂會形式的發想,主要來自「演講學」、「人際溝通」與「非語言溝通」等有關溝通技巧的課程,除了知識傳授,課堂中充滿個人風格的實作演練,也讓同學個個具有創意思考的能力。本次活動,即是藉由知識與不同生命經驗的激盪,創造出為台灣與原住民族而唱的「聽你聽我」音樂會。口語傳播學系夏春祥教授,在致詞時也提到,此次活動將故事與音樂結合,更運用所學,將議題擴展到對原住民族群的關心,十足展現出本系的特色,他也期望這樣深入社區的活動能夠延續,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正向力量。
![]() |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快訊]勞權小組抗議 陸生住宿費不合理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原住民樂譜遺失 口傳畢展懸賞
世新口傳系第5屆畢展的「聽你‧聽我原住民音樂會」以「原住民樂譜遺失了!」為主題,在5月14日至5月24日,邀請世新的同學及附近的住戶們一起來尋找遺失的原住民樂譜。最先完成任務的前3名,即可免費獲得電影雙人套票,除此之外只要其餘完成任務的同學,即可在5月27日八風舞台的音樂會現場,獲得免費小點心乙份,以及 2組電影套票的抽獎機會。
傳承文化,需要你我的協助
5月14日起,活動小組將會陸續在校園裡發放「謎題」宣傳單,拿到宣傳單的民眾,可以依據謎底的線索,幫助原住民找回在世新校園內遺失的樂譜,只要找到樂譜,並與其拍照,連同姓名、手機、聯絡資料與照片,傳至遺失樂譜原住民的信箱(hearussong@gmail.com),即能獲得其回覆,也代表任務的完成,過關者將可在5月27日晚上7點,八風舞台聽你聽我音樂會,除了免費領取可口的小點心,還有電影票的抽獎機會,歡迎各位同學踴躍參與。
從遊戲開始,發現原民文化
籌劃小組希望,能夠透過「原住民樂譜遺失了!」的活動,幫助大家反思對於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並在5月27日「聽你‧聽我原住民音樂會」當天,用「聆聽」的原住民朋友故事和音樂的方式,讓民眾看見原住民音樂所承載的文化世界,如天如淵般的寬廣深厚,以及在每一個原住民朋友身上,看見不同的故事。籌辦小組更希望,音樂會可以在觀眾心中種下「族群溝通」的種子,願意放下刻板印象並深入和原住民文化做朋友,籌辦小組也鼓勵同學在這場音樂會後,可以回頭尋回自己的母語「樂譜」,並多加認識台灣的「多元文化」。
一個語言就是一個世界,「樂譜遺失」的背後意義
原住民音樂是原民文化的縮影,千百年來與大自然共生共存,在沒有文字的時代,其是重要歷史、智慧的傳承工具,藉由口語和音樂的傳頌而流傳。然而近代的台灣,因國語政策的實施,中文成為媒介環境的主流語言,加諸閩南語因歷史淵源所致的強勢,漸漸使得原住民中的年輕朋友,越來越少有使用母語認識、獲得知識的機會,尤其其僅佔我國人口2%,保存最為不易。只剩下長輩耆老使用原住民母語,其語言、文化在近代的發展中消逝地相當快速,而一個語言的消失,代表著語言所建構的世界將被世人所遺忘。所幸,近年來台灣學習母語的意識抬頭,越來越多包括原住民在內的年輕朋友願意學習母語,將「遺失的文化」找回。「聽你‧聽我原住民音樂會」籌劃小組表示,希望透過「原住民樂譜遺失了!」的活動主題,讓參與尋寶活動同學,看到原住民語言、文化的快速消逝,並鼓勵大家替原住民找回屬於他的文化音樂。因此本次活動由遊戲、音樂會等較輕鬆的活動,期望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參與,為傳承原住民文化貢獻一份心力!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中國好聲音 世新大學招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