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佳蒂食品檢驗超標 臉書發文澄清

【記者胡丹楓、潘渝霈/世新報導】位於世新大學後門的佳蒂早餐坊被檢出存在大腸桿菌超標問題。四月二十四日,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佈抽查市售早餐及食材結果,檢查結果顯示,佳蒂早餐坊的「日式雞排三明治」和「牛肉三明治」兩件商品存在大腸桿菌超標問題。據佳蒂員工沈巡表示,消保處抽檢拿走的樣品是已經放置超過兩個小時的產品,所以會有大腸桿菌超標的問題,目前店家已配合衛生局人員督導,進行限期改善工作。而佳蒂早餐店在五月四日及五月五日也在臉書粉絲專頁上發文澄清,告知顧客經環保局複查,產品已經沒有疑慮。





佳蒂早餐店在臉書發文澄清。
圖文/潘渝霈




佳蒂早餐店近日傳出食品檢驗未過的問題。
圖/胡丹楓  文/潘渝霈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226期人物專訪] 喜歡說故事的人- 連美恩

【記者魏韻恩/世新報導】
  「甚麼都不懂的人,卻能拍出如此瘋狂的作品!」這句話是對一個菜鳥攝影師的肯定,雖然甚麼都不懂,但 勇敢且充滿熱情。連美恩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時裝攝影師,最廣為人知的經歷,是曾在歐洲 進行沙發衝浪長達14個月的旅行家。連美恩形容自己情感豐富、任性魯莽、愛冒險,很難想像 這樣的她曾是很依賴人的女孩。第一次和哥哥前往泰國旅行時,她無論何時何地都緊緊跟 著哥哥,一直擔心自己會走丟!直至在曼谷遇見正在GAP YEAR的18歲德國女孩, 看著女孩透過旅行探索自我,連美恩開始對「一個人旅行」產生好奇。


走出舒適圈  獨自體驗世界
 「有太多事情是不來這裡就做不到的!」當在曼谷時 遇見正在Gap year的18歲德國女孩,連美恩認為年齡比自己 小的小女孩也能夠獨自一個人旅行,為甚麼自己不可,於是連美 恩開始有了在踏出舒適圈探索自我的想法。大學時期,連美恩與朋友 計畫了一趟美國打工的旅程,正當對旅程充滿興奮與期待之際,一同 前往的朋友卻突然說不能去了,少了朋友的陪伴,連美恩心裡頓時蒙上 一層陰影,她開始卻步。可是已接近出發日期且已繳付了金錢,連美恩 認為不要想那麼多,選擇獨自一人踏上旅程。  這就是改變的開始,在美國打工行前說明會上,連美恩發現了自己 並非是唯一獨自旅行的人,她遇到了很多獨自前往美國打工的伙 伴,因為獨自在異地的關係,所以他們彼此很快變得熟絡,他們 一行人一起在美國旅行,和伙伴開車穿越沙漠、用舌頭品嚐 雪的滋味,種種新鮮事使她大開眼界,也彼此互相幫 助,累積了許多難以忘懷的美好經驗。 

踏上攝影之路  成為時尚攝影師
   是甚麼讓連美恩走向攝影之路,可說是和哥哥之 間有些互相影響。她與哥哥曾於家中搭攝影棚,找模特 兒來拍照,也許是男女觀點不同,當哥哥拍照時,在一旁幫忙的連美恩心裡常冒出「如果是我,我會拍出不一樣的照片 。」的想法。後來,經過多次的嘗試、練習,作品幸運地得到伯 樂重視,開啟了她的時尚攝影之途。其實,連美恩在大學時期最擅長的是劇本創作,攝影只是個人興趣。而 同樣是創作與表達的一種方式,連美恩卻認為劇本寫作與攝影有著異同, 攝影使用的手法比較平舖直述,而劇本無非是起承轉合,故事的進行與轉 折都需要「花心思」思考。  再談到時尚攝影,連美恩直言「我覺得時尚攝影的拍攝過程其實很像 小規模的拍片」,不同於單純的平面攝影,時尚攝影師要扮演創作者 ,於拍攝過程中,工作團隊需要不時溝通、互動,和廣電系的製 片作業有些類似。也許因為畢業於廣電系,連美恩的攝影風 格跟其他攝影師有所不同。「很多同業是學美術出身, 但我是學劇本的」 如同構思劇情發展的拍攝方式 ,讓連美恩的作品在眾多同類中,顯得 別有一番風味。

最迷惘的階段  旅途中探索自我
    大學畢業之際面臨該就業或是就讀研究所的抉擇, 連美恩在迷惘的時侯沒有作出選擇,反而選擇成為一位旅行者。連美恩於歐洲之行中選擇了一種特別的旅行方式—沙發衝 浪,相比起走馬看花的觀光,沙發衝浪的旅行方式使她能迅速隨沙 發主融入當地生活,她住過電影導演、音樂家、歌手、教授等沙發主 的家,這些沙發主們每天帶著連美恩逛美術館、博物館、古蹟等藝文 場所,講解著無數的作品。走訪不同的國家,荷蘭帶給連美恩的感受很 多,在法國和西班牙等歐國存在的父權思想,不會在荷蘭發生,荷蘭的 男女地位平等,人們各自獨立的生活,不會干涉別人的生活之道。連美 恩認為荷蘭人很「中性」,更充滿著各種不同發展的可能性。  對連美恩而言,歐洲之行是顆震撼彈。徜徉布拉格當地的大學生 活;土耳其的情侶檔讓她知道「男女平權」的呼籲絕非徒有虛 名;在西班牙,她邀請一對貌合神離的同志情侶做模特兒, 為他們拍下日常的相處。連美恩從14個月的流浪生活 激盪出許多創作靈感,也更加認識了自己,終 而下定決心,邁向時尚攝影之路。
與荷蘭大學生一起徜徉布拉格的大學生活。(圖/受訪者提供 文/梁恩祺)

於沙發衝浪時與沙發主一起共渡午餐時光。(圖/受訪者提供 文/梁恩祺)

連美恩為沙發主煮了一桌的菜。(圖/受訪者提供 文/梁恩祺)



[226期] 導播比賽落幕 了解多機操作技巧

【記者呂宗昇/世新報導】
   廣電系第廿一屆畢展小組與洋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舉辦全國大專院校首次導播比賽,活動對象不限廣電系學生,同時開放各相關科系學生參加,並在賽前提供培訓課程,讓參賽者可以更熟悉多機位導播畫面切換
   世新廣電系第廿一屆畢展小組副總召羅文芳表示,洋銘科技是導播圈知名度很高的電視廣播器材公司,所以本次的比賽希望能讓學生除了在課堂上接觸導播專業外,也能透過比賽接觸業界的器材與經驗,讓更多對於導播一職感興趣的學生有地方發揮
主辦單位在比賽前安排培訓課程,讓參賽選手了解理論的概念與實務操作技巧。
(圖/廣電系第廿一屆畢展小組提供 文/呂宗昇)

      而在報名組數方面,共有十六組,其中有二組非廣電系學生,四組非廣電系電視組的學生。羅文芳提到,大部份同學對於移動導播器材都是第一次接觸,因此主辦單位提供培訓課程,讓參賽者能夠了解業界多機位導播畫面切換是如何進行,且這次比賽簡章有註明活動對象是以傳播科系相關的學生為佳,但非廣電系學生其實在學校的其他培訓計畫也有進攝影棚的經驗.羅文芳認為,導播團隊不僅是要有專業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平時團隊合作以及對於音樂節奏的培養跟畫面觀察力,因此這次比賽才採用不分組的方式進行
     參賽者廣電系電視組一年級學生陳家晸表示,由於本身對於電視相關專業很有興趣,所以與同儕一起報名這次的比賽而在賽前練習方面,除了主辦單位提供的培訓外,自己與組員也會互相分享多機位拍攝的短片,討論不同的拍攝角度陳家晸提到,因為自己是世新電視台的一員,平常就有機會接觸相關器材,對於培訓課程的內容感到足夠,有信心能在比賽獲得良好的表現。

 此次比賽第一名獎金一萬五,第二名獎金一萬二,第三名獎金一萬元整,特別獎若干名,獎品為兩本書。

[226期] 交流各國文化 境外會搭台演出

 記者郗錦超世新
 民國一〇四年三月廿四至廿六日由世新大學境外會主辦的境外會嘉年華活動,在校園中舉辦。學生們在感受不同國家特色服裝,品嘗各國特色美食的同時也能體會各國學生不一樣的文化,拉近世新校園內各國留學學生之間的距離。
學務處學務長李文志等人參與境外會嘉年華開幕式,以舞獅表演作開場(圖文/郗錦超)

 境外會嘉年華的活動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在三月十六日至三月廿日之間的宣傳周活動,另一部分則為三月廿四日開始,為期三天的各類現場活動,包含歌曲、舞蹈表演以及美食節。而舉辦境外會嘉年華的初衷,境外會指導老師黃信翰表示,境外會活動上學期主要讓新生與學長姐之間逐漸熟悉,使大家能夠凝聚起來。這一學期的活動重點,在於能讓世新的臺灣同學也能夠參與境外會的各種活動認識境外文化,使學生能在世新這個校園內更加團結,以世新為榮。       
 在宣傳周的資訊展中擺出各地的風景明信片。擺攤的同學也能夠與臺灣學生有各種交流樣可為計劃到大陸或馬來西亞等地區出遊的學生節省用於瞭解國外的時間。此外,在美食展能夠品嘗到各國家地區學生從家鄉帶來的各特色食材這些活動同時增強校園的國際化氛圍
 境外會嘉年華此活動,學生之間產生明顯迴響,許多學生都積極參與活動之中。對於活動的影響黃信翰表示,此活動其實不僅是對於境外生,同樣能夠增加臺灣同學與其他境外生的接觸,也有助於臺灣學生瞭解更多的境外文化,結識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讓臺灣的學生瞭解到境外生家鄉的風俗習慣。境外會在這一次的活動中邀請了來自馬來西亞馬的歌手,正就讀於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一年级陳慧瑩表演。
      另外在上週宣傳中的活動中,也精心設計了許多環節。例如準備了各國的特色服裝,透過擺攤,讓學生們在社群軟體上按讚打卡的方式,換取零食等各種環節,從而吸引學生目光關注。境外會此次嘉年華的美食節活動中,同學們可以透過印有境外會字樣的宣傳紙以及收集三張以上於民國一〇四年三至四月間的臺灣統一發票,進行免費的食物領取。透過宣傳周的活動,帶動了學生們繼續關注這週的境外會嘉年華表演和美食周的活動。另外有路過被活動吸引而停留的學生,導致現場參加人數達到兩百人,超出了主辦方最初的預期。

馬來西亞歌手陳慧瑩現場表演。(圖文/郗錦超)
 

[226期] 境外自製家鄉美食 擺攤分享異國風味

【記者夏培根/世新報導】 
 本校境外會於校內舉辦為期三日的境外嘉年華活動。此活動包括遊戲、美食及表演,目的是希望能透過此活動向本校學生傳遞境外各地的特色及傳統文化。往年是以僑生週為主軸,但由於一O三學年非華僑的外籍生人數有所增加,故改為境外嘉年華的名稱。
 活動籌備自一O三學年上學期末開始,經過寒假密籌討論,最終於本學期三月下旬呈現給全校師生。境外會指導老師黃信翰表示,因活動日碰上雨天,所以執行雨天備案,向課外組外借更多遮雨棚,盡量避免雨天帶給學生活動進行的不便及減低學生參與的熱情。
學生在攤位前排隊取餐。(圖文/夏培根)
 此外,美食日所採用的食材均為境外生自其家鄉帶回,後經烹煮、試嘗,且通過審核方可提供給本校學生品嚐。境外會總召吳依靜表示,食材的準備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及時間。
 活動工作人員之一的馬來西亞籍潘姓僑生表示,活動日期間的舞獅及民族舞表演只經過短時間的集訓的成果,表演者不乏來自不同國家,相互並不熟悉,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挑戰。潘姓僑生表示,在籌備過程中與各地學生互相交流以及學習關於各地不同文化、傳統遊戲及美食…等,這就是最大的收穫。

 活動中,各國美食領取的方式有幾項要求,即需要出示印有境外會字樣的宣傳紙或三張以上民國一O四年三至四月間的統一發票。據境外會指導老師黃信翰表示,嘉年華的開展資金來自多方,除社費外還有課外組社團成果經費、廠家贊助及教育部為支持僑生活動所補助的費用。

[226期] 世新電視台重開機 改採網絡排播

【記者呂宗昇/世新報導】
        世新大學電視台於民國一〇三年一月一日改版正式復播,採用全新的網路排播平台,提供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節目播送.而改版後內容涵蓋校內重大活動、演講轉播,校內學生、教職員自行製作的短片,內容較過往多元,節目風格也因應觀眾的喜好做過調整
兩位學生在準備世新電視台的錄影。(圖/世新電視台  文/呂宗昇)

[226期] 華語文教學中心成立 助外籍學生學中文

記者夏培根/世新報導
 在全球擁有龐大人口的華人社會促使華語備受矚目,華語文教學也被視為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在校方支持下,華語文教學中心於民國一〇四年三月廿八日正式成立,以訓練學生華語交流為宗旨,且提供本校學生成為對外漢語教師的機會。
 目前已設有華語文教學機構的學校分別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等十三所,此外銘傳大學更於民國九十五年創辦華語文教學學系。本校華語文教學學程已開辦七年,但至今尚未成立正式的教學中心,索性在各方推動下,於一〇三學年第二學期正式成立,並由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張雪媃擔任教學中心主任。
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華語文教學中主任張雪媃。(圖/華語文教學中心粉絲專頁  文/夏培根)